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海滄通風塔。
建築高度:92米
造型:設計成子彈狀,有利於未來台風天氣減小其風阻
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島內通風塔。 (本組圖/記者 王協雲 攝)
建築高度:52米
造型:高塔+像集裝箱的低矮裙樓,體現港口城市工業風
四方a集運12月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11月30日,廈門第二西通道(以下簡稱“海滄隧道”)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,標誌着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。
廈門路橋工程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説,海滄隧道全線設置兩座通風塔,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裏區象嶼保税區內。島內通風塔此前已封頂,兩項目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全面完工。通風塔將保障海滄隧道內的尾氣及時排出、新鮮空氣換入,保障市民行車過程中的空氣質量。
海滄通風塔:
將建小型公園供市民遊玩
昨日,記者在現場看到中部以下被圍擋包圍的海滄通風塔,建築高度92米,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,下部開設進風口,塔身外部整體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,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,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,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。項目經理樊恆敏説:“海滄通風塔鋼結構設計成子彈狀,有利於未來台風天氣減小其風阻,保障建築安全。”據瞭解,未來海滄通風塔將建設小型公園供市民遊玩。
島內通風塔:
建築高度52米 濃濃工業風
昨日,記者還來到湖裏區象嶼保税區內的島內通風塔工地現場,建築高度52米,與海滄端不同,建築是一個高塔帶着一個低矮裙樓的外觀。
項目負責人介紹:“這是取港口城市之意,低矮裙樓好似集裝箱稜角分明,外立面採用金屬不鏽鋼幕牆,體現出了濃濃的工業風。”
【四方a集運】
廈門第二西通道
廈門第二西通道( 海滄隧道)起自海滄區馬青路,以海底隧道形式穿越廈門西海域,在象嶼碼頭附近進入本島,以暗挖、明挖的組合形式下穿興湖路、石鼓山立交主幹道,上跨地鐵1號線,終於火炬北路與成功大道相交,並與在建的第二東通道相連。線路全長7.1公里,設計車速80公里/小時。項目預計2021年上半年建成。
(記者 盧劍豪 通訊員 洪恬恬)